■ 文 / 李連源
李克強10月14日到西安考察,首先來到已有20多年歷史的西安市最早的安居小區——明德門北區小區。在此聽取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匯報,并先后到小區托幼所和居民家中實地察看情況。

▲建成于1997年的新城區新中小區
這里樓體、道路等破損嚴重,上下水管網、電路等明顯老化,沒有暖氣,群眾迫切希望改造。李克強說,老舊小區改造十分必要,不僅要進行樓體管網翻新等“硬件”改造,還要根據群眾需要提供養老托幼、醫療助餐等“軟件”服務?偫韽娬{,老舊小區改造光政府“獨唱”不行,還要創新體制機制,充分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組成多聲部“合唱”。改造后的小區不光要“好看”,關鍵要“好住”。

▲ 10月14日,李克強在西安明德門北區小區考察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讓總理牽腸掛肚的老舊小區在西安多是住宅商品化之前通過低洼棚戶區改造、舊城改造中的安置、安居小區,由于當時條件限制,建成時只能達到通水通電,很少一部分樓宇接通集中供暖,大多數樓宇后來通過申請加裝天然氣,住戶安裝壁掛鍋爐達到水電氣暖齊備,其功能性、舒適性都存在很大差距。
西安市低洼棚戶區改造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的低洼棚戶區改造一度被列為年度市政府為市民辦的十件好事之列,城三區新城、蓮湖、碑林的低改、棚改多在城墻里邊打圈圈,因此老舊小區以老城區內為多。
由于老舊小區以多層(七層)建筑為主,加之居住人口多為老齡,建筑本身沒有電梯,給老年居民生活帶來很大不便。2017年,為破解老舊小區加建電梯難題,《西安市老舊住宅小區加建電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出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6個小區289部電梯通過了審批,其中,已有11個小區、65部電梯加建完成。從老舊小區存量看電梯加建處于極度滯后狀態,電梯加建已經為老舊小區能否“脫胎換骨”的關鍵。

▲ 新城區新中小區一角
7月4日,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講話中進一步指出,“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是群眾所盼,還能拉動有效投資、促進消費”。此次,總理把明德門作為西安考察第一站不僅為解決“群眾所盼”,做出“還要創新體制機制,充分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的重要指示,讓困擾老舊小區改造的難題迎刃而解。
10月15日,陜西省“關于推進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推出,改造小區為城市、縣城(城關鎮)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設施落后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優先改造無產權單位、無有效管理、無業委會的“三無”小區。

▲ 關于推進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
《意見》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重新定義,全面提升,基本原則、改造內容、改造標準、資金籌措、工作要求及推進措施等具體、詳細,可操作性強,尤其在群眾普遍關注的“資金籌措”上,最大程度地體現了政策的溫暖,由之前“加大財政補助、利用社會資金、加強資金統籌”提升、豐富為“中央補助資金、地方財政配套資金、單位投資、居民出資、社會資金”,踐行了總理“改造后的小區不光要‘好看’,關鍵要‘好住’”的重托。
應該說我們是幸運的,趕上了共和國快速發展的時代機遇,在上世紀90年代我們乘城市改造的春風,平房換了樓房,如今僅僅20余年我們又將沐浴老舊小區改造陽光。筆者所處的新城區新中小區,其北側東四路南北小區已改造完成,南側安民里小區已完成大半,老舊小區環境得到提升的同時,上水管網得到改造,電表分戶擴容正在進行,唯有電梯一項沒有實質進展,這也是老舊小區改造下一步的重點。
可以預見,在總理關心、政策支持、各級政府重視的大背景下,西安老舊小區改造迎來史上最好的春天。

▲ 已經改造完成的東四路南小區

▲ 完成外立面改造的安民里小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