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十四屆運動會、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即將在西安召開之際,2021年7月14日至2021年7月20日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伍針對西安市目前的地鐵無障礙設施進行了調研,本次調研主要從考察地鐵內無障礙設施建設,發放調查問卷,在地鐵內全程模擬盲人出行和輪椅出行三方面入手。
調研組從7月14日至7月15日進行準備工作,開展隊伍會議,制定調查問卷并確定調研路線。依據地鐵無障礙設施建設和合理性與連通性、市民對地鐵無障礙設施了解和滿意程度制定調查問卷。依據地鐵站建立時間、人流量、距市中心偏遠程度選取以理工大曲江校區、青龍寺、通化門、田王、小寨、北大街、大雁塔作為重要站點的29個站點,確定了8條主要線路的目標調研線路。隨后隊長楊涵潔分配隊內小組并對各組工作進行安排。

▲考察隊在理工大曲江校區站外的合影
7月16日在北大街租賃輪椅、購買繃帶、拐杖,從北大街至理工大曲江校區乘坐地鐵開始第一次模擬輪椅出行。之后在校內熟悉使用輪椅、繃帶和拐杖。打印調查問卷,領取社會實踐旗幟、衣服。發放了為期十天的線上調查問卷。
▲隊員在馬路邊發放調查問卷
7月17號至7月20號期間正式開始調研,隊員展開行動,對沿途站點無障礙設施進行考察,模擬出行分成輪椅模擬和盲人模擬,又各自分為有人陪同和無人陪同。在調研途中,結合實際情況,調整路線,實時對沿途的無障礙設施、人工服務進行記錄。除此外,調研組還在公園和地鐵站外以及附近馬路邊發放并收回調查問卷。

▲盲人模擬和輪椅模擬隊員
結合七天的調研,結果顯示,市民對西安市地鐵無障礙設施的總體評價較高;地鐵內無障礙設施建設較為完善,并且目前正在加強建設,比如通化門輪椅升降機已經投入日常使用;工作人員關愛特殊人群,根據盲人和輪椅模擬的調研組員表示,有了工作人員的引導,少了盲目感,便利出行。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進出車廂的墊板很少落下,輪椅上下車廂要依靠他人幫助;站點工作人員之間交流略有問題,存在進車廂有人送,出車廂無人接的情況;個別站點坡道、盲道設計不是十分合理等情況。
如今正值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和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的關鍵時期,西安市地鐵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反映出西安市的道德建設水準,是關系市民福祉、社會發展的重點建設方面。后續,考察組表示,會對調研進行徹底總結歸納,和地鐵公司聯系,提出合理建議,爭取為特殊人群的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