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戌年正月十一,于西安城西北角廣仁寺外,習武園西口路南,天素無界素食館品鑒素食,頗有所得。
當下,人們崇尚綠色健康,倡導素食,為人們追逐健康之風向。然,素食由來已久,從古至今有著綿延不絕之傳承,一直為古代先賢所推崇。國人之素食講究形、意、色、養、味等,糅合了道家的清淡養生,儒家的修身養性,佛家的慈悲不刃,還有對世俗口味的理解包容——托葷(即模仿葷食品形狀、借用葷食品名稱制作的素食品),這是中國素食中最具特色的一條道路,體現的是博大的包容精神。
《西游記》第一百回,列出了一個素菜單:“爛煮蔓菁,糖澆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幾次添來姜辣筍,數番辦上蜜調葵。面筋椿樹葉,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ń分笕R菔,芥末拌瓜絲。”這些紛繁食材的錯綜變化,是令中國素食出神入化的根基。
素食低碳、環保、天然,可調節人體之酸堿度,降脂減肥,有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天素無界拜大自然為師,不斷探索,精研素食之道,以素見長,以形賞心,以色悅目,以味盈人,以養取勝。俯首觀之:櫻桃釀、夫妻肺片、水晶海葡萄、黎麥壽司桶、雪地蜜語、日式照燒菌鮑菇、桃花淚、眾星捧月羹等,不僅菜名藝術、浪漫,出品精良,讓人賞心悅目,贊嘆不已,此餐儼然已非吃飯,而是藝術享受——一次視覺、嗅覺、味覺的饕餮盛宴,于蕓蕓眾生中邂逅終生不悔,于西北城角下相約不見不散。









|